
温州网时事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称,日本的战略走向呈现出明显的危险倾向,必须警惕!日本可能成为亚洲最危险的国家。
刘江永表示,日本正在偏离战后和平发展的轨道,日本从“专守防卫”逐步转向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从优先发展经济到现在一切国力服从于军事,从以民品为主的出口转向军品导向,这些变化都值得高度警惕。
这个国家在向一种危险的倾向发展,不排除在若干年后,在新时代的新的背景下,有可能成为亚洲最危险的国家。
一、战略转向:从和平宪法到军事优先
日本正系统性突破战后和平框架:2025年防卫预算达GDP的2.5%,创1960年以来新高。三菱重工等企业将军品产能提升至40%,军工出口额同比增长57%。更危险的是,自民党讨论解禁"无核三原则",为美军战术核武器进驻铺路。这种"军民融合"的激进推进,彻底背离战后经济发展模式。
二、政治分裂:沉默纵容危险倾向
日本政坛呈现"3-3"分裂:六位前首相对高市言论反应分化,麻生太郎等三人的沉默实为变相纵容。媒体民调显示,18-29岁群体对强化军备支持率达49%,反映年轻世代历史认知的淡薄。这种"沉默的大多数"现象,与1930年代军国主义崛起前的社会特征高度相似。
三、历史修正主义:危险信号频现
日本首相已连续10年在战败日致辞中未提加害与反省。外务省网站拒绝将"慰安妇"描述为"强制征用",历史教科书更抹去侵华战争全部内容。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径,正在消解地区互信基础。
四、地区影响:中国成为主要目标
日本2025年《防卫白皮书》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不仅加速部署战斧巡航导弹,更在钓鱼岛频繁制造事端。专家指出,渲染"中国威胁论"本质是为军费扩张找借口,这种战略误判可能将亚洲推入危险境地。
日本目前公开持有47.8吨分离钚,其中武器级钚约15.9吨,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估算,这些钚理论上可制造约6000枚核弹头。这些钚材料远超其民用核能需求,且日本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唯一掌握后处理技术、拥有运行中后处理设施的无核武器国家。日本若想将钚转为军用,技术层面已具备快速生产能力。
所以,日本现在已经成为亚洲,甚至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
本文“日本核武器”来源:http://www.wenzhou.co/shishi/7482.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