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澳大利亚女孩抓挠蚊虫叮咬处后感染葡萄球菌

9岁澳大利亚女孩抓挠蚊虫叮咬处后感染罕见病毒。

温网疫情消息,据《纽约邮报》报道,一名9岁的澳大利亚女孩因抓挠蚊虫叮咬处而暂时无法行走,并住院数日。事情的起因是她和家人在新南威尔士州巴利纳的一次露营旅行中,9岁的艾娃在营地抓挠了被蚊虫叮咬的伤口。艾娃的母亲贝克说,她的孩子以前经常被蚊子和蠓虫叮咬,但没有任何并发​​症,所以她只是涂了一层抗菌蚊虫叮咬膏来止痒。然而,贝克说,叮咬处并没有消失。

“我们的孩子被蚊子和蠓虫咬过无数次,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反应,所以我只是涂了一些抗菌蚊虫叮咬膏来止痒,”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说道,并补充说,然而叮咬并没有自行消失。

“第四天,它的尺寸增加了一倍,变得坚硬、发红,艾娃说,‘妈妈,它开始疼了’,”这位36岁的妇女说。

贝克随后使用了一种名为百多邦(Bactroban)的抗生素药膏,希望能有所帮助。但到了第五天,由于暴风雨天气,贝克一家准备离开巴利纳时,这位9岁女孩的病情却恶化了。“伤口一夜之间扩大了三倍,她突然走不动路了,”她说。

父母越来越焦虑,于是寻求医疗帮助,但附近所有医生都预约满了好几周。贝克立即在线联系了一位护士,护士建议他们一家去科夫斯港的一家医院。

“医生看了她一眼,就很担心,因为咬伤是在膝盖后面的一个关节上,那个关节可能有感染,”母亲说。

另请阅读|旅行视频博主强调使用印度护照旅行的挑战,引发争论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这名9岁女孩被诊断出患有葡萄球菌感染,并在医院接受了三天的抗生素静脉滴注。“看着她不得不经历如此痛苦的过程,就像他们不得不插入抗生素套管针一样,真是太可怕了。这对她来说太可怕了。医院很棒,但对她来说,这是一次痛苦的经历,”贝克说。

这场折磨远未结束,因为艾娃接受的第一轮抗生素治疗对葡萄球菌完全无效。此外,检测发现她感染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这是一种罕见的耐药菌株。“细菌已经蔓延到她的大腿,皮肤又红又热,淋巴结也肿了起来。不能用普通的创可贴;必须用大的愈合垫,每天换两到三次,而且不能弄湿,”贝克说道,解释了他们为了帮助女儿康复所采取的极其谨慎的态度。

医生说,我们的皮肤上会携带葡萄球菌;然而,一旦它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就很难清除。“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把那些硬邦邦的创可贴贴上,然后又撕下来,留下了一些破损的皮肤斑点。两天之内,八个斑点就全部变成了金黄色的葡萄球菌,”贝克说。

现在,根据医院的建议,这家人正在进行一项“根除计划”,清除已感染的葡萄球菌。他们彻底清洁了房车,用热水和消毒剂清洗了所有床上用品、衣物和毛巾。除了艾娃,家里没有其他人受到影响,但为了预防起见,他们也用氯己定医用洗液洗澡,作为根除计划的一部分。

这位母亲说,虽然艾娃的伤口已经愈合,但两次严重的葡萄球菌感染给她带来的身心创伤依然存在。“她现在不敢抓挠或触摸身上的任何伤口,担心这些伤口会永远留在她体内,”她说。“她现在两条腿的后面也留下了疤痕,”贝克补充道。

  本文“蚊虫叮咬”来源:http://www.wenzhou.co/yiqing/6328.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编辑: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