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地球成像卫星NISAR揭示NASA的弱点和ISRO的优势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 的人力分配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温网航天新闻,即将从斯里哈里科塔发射的火箭可以恰当地概括为“美国宇航局的羡慕,印度的骄傲!”

美国人试图摧毁的火箭现在将发射一只价值十亿美元的火箭。

印度和美国联合研制的这颗独一无二的地球成像卫星名为“NASA ISRO合成孔径雷达”(NISAR),堪称一项技术奇迹,将在拯救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生命方面发挥颠覆性作用。世界上最古老的民主国家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正在合作研制这颗造价高达13亿美元的最昂贵卫星。这体现了印美两国日益增长的友好关系和战略关系。

但这次任务也暴露了美国多年来对印度实行的双重标准,而且讽刺的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民用地球成像卫星将使用印度的运载火箭发射——而美国人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曾拼命想要阻止并扼杀其发展。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现在美国宇航局的高层官员将亲临印度航天港,见证 7 月 30 日的历史性升空。

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NISAR 卫星重 2,392 公斤,将扫描全球,并以 12 天为间隔提供全天候、昼夜数据,并可实现广泛的应用。NISAR 可以探测地球表面的变化,例如地面变形、冰盖移动和植被动态。它将使用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Mark 2(GSLV Mark 2)发射,该运载火箭将由印度自主研发的低温发动机提供动力——美国政府,尤其是其出口管制局,曾试图通过与当时的苏联加班加点来阻止印度使用这种技术。

当时正值20世纪90年代,印度正在稳步发展火箭,并希望从当时的苏联获得先进的低温发动机技术。迫于美国的压力,俄罗斯没有向印度转让技术,而是向印度提供了大约六台现成的低温发动机。

随后,印度苦苦挣扎了近二十年才掌握了复杂的低温发动机技术。美国动用了所有技术封锁和制裁手段,试图阻止印度获得这项技术。但这些技术封锁最终却因祸得福,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科学家们辛勤付出,最终研制出如今将用于发射NISAR卫星的国产低温发动机。

有人会说这是天大的讽刺,也有人会说这是美国的耻辱。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 V Narayanan 博士曾帮助印度掌握低温发动机,因此当他看到装有低温发动机的火箭有效载荷整流罩上贴有 NISAR 标签时,感到非常自豪。

到头来,美国科学家们竟然放下了尊严,羞涩地去观看他们投资近11.5亿美元的卫星发射。NASA如此高昂的成本,也应该成为美国人感到不安和不安的一个原因。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NISAR项目副经理温迪·埃德尔斯坦表示:“NISAR是美国宇航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各占50%股份的合作项目。这是美国和印度在太空领域最大规模的合作。”

有趣的是,印度已在NISAR项目上花费了约80亿卢比,相当于略低于1亿美元。NASA证实,其中包括“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对开发、发射操作和任务操作的投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了L波段雷达,该雷达可以穿透植被和土壤,揭示地下变化;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则提供了S波段雷达,该雷达经过优化,可用于探测树叶和地形等地表特征。这些雷达安装在一个12米长的网状反射天线上,天线尺寸大约相当于一辆校车,使卫星能够每12天两次扫描地球几乎所有的陆地和冰面。

印度不仅贡献了同等规模的S波段雷达,还提供了火箭、发射港和发射服务。那么,为什么NASA的成本高达11.589亿美元,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成本仅为1亿美元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印度精打细算、成本优化的暖心故事:它展现了NASA在工程设计上所采取的挥霍无度的作风。

当美国媒体问及成本问题时,美国宇航局科学任务理事会副局长尼基·福克斯在简报会上表示,“我将听从他们(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意见来确定最终成本”。

NASA 巨额成本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其飞行仪器和有效载荷的研发大多由大型跨国公司完成,这些公司不仅需要巨额利润,还需要与股东分享红利。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作为一个国家机构,在内部完成这些工作,没有理由为了与股东分享利润而虚增成本。

此外,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一位官员表示,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科学家前往位于加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时,他们会住在每天100美元的共用房间里,而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前往位于班加罗尔的乌尔·拉奥卫星中心时,他们会住在每天500多美元的房间里。这自然就抬高了成本。

此外,印度通常只制造一种将飞入太空的仪器,而美国宇航局则制造工程模型和飞行模型,这导致成本翻倍。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 在人力资源分配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

以耗时超过11年建成的NISAR为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负责多颗卫星的团队以及印度的薪资,换算成美元计算,也低得多。ISRO高层管理人员还指出,ISRO工程师愿意长时间工作,甚至周末加班,而美国合同工程师却不愿长时间工作。

由于政府承担全部责任且不投保,保险费也增加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成本。在其他国家,保险费可能是一笔巨款。顺便提一下,印度使用SpaceX Falcon-9火箭发射通信卫星时,也购买了保险。

美国宇航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成本上的巨大差异对于 NISAR 卫星的制造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因为 NISAR 卫星是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制造的。

不仅仅是NISAR项目,印美太空关系中仍有许多苦乐参半的奇闻轶事。1963年11月21日,印度第一枚火箭从图姆巴发射升空。这枚火箭是美国的耐克阿帕奇火箭,而世界也首次实现了直接入户电视广播——这要归功于1975年在印度农村地区率先开展的卫星教学电视实验(SITE)。

随后,印度进入了制裁时代,直到2008年印美签署民用核协议才结束。尽管面临制裁,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仍然敞开心扉,于2008年免费将两台美国仪器搭载“月船一号”飞船送上月球。这与2025年舒班舒·舒克拉乘坐“公理四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任务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印度为这一个座位向美国人支付了约7000万美元的现金。

有趣的是,当两个民主国家共同合作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正是月船一号发现了月球表面的水,为月球殖民打开了闸门。而现在,在 NISAR 任务中,当美国宇航局几乎放弃制造这颗昂贵的卫星时,由于其他外国合作伙伴的退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于 2014 年介入并表示,“让我们建立这种伙伴关系,制造世界上最昂贵的民用地球成像卫星”。因此,今天这颗价值 13 亿美元的 NISAR 卫星(有时也称为 NISARGA 卫星)的构思真正体现了“Vasudhaiva Kutumbakam”或“世界是一家人”的理念,并搭载在火箭上,准备从斯里哈里科塔发射,真正体现了“vishwa bandhu”的精神。

成本结构的对比、工程理念的文化差异以及历史的讽刺,构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坚韧、节俭和战略伙伴关系的精髓。某种程度上,随着美印两国友谊在探索未知太空领域的道路上不断加深,两国的命运似乎正在重回原点。

印度的廉价技术发展与美国的高科技相结合,可以带来巨大的宇宙飞跃。

  本文“美国航天”来源:http://www.wenzhou.co/hangtian/6644.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编辑: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