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网气候新闻讯,报告显示,自2004年以来,分配给卫生系统的气候资金不足1%。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资源冲突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加剧,南亚地区承受着这些挑战的沉重打击。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届缔约方大会(COP30,也被称为“适应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10日召开,一份新的报告揭露了全球气候资金与保护人类健康的迫切需求之间存在巨大脱节。
专注于气候与环境的智库阿德尔菲(Adelphi)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气候融资属于卫生融资范畴,但自2004年以来,仅有极少部分(0.5%,即1.73亿美元)的多边气候资金被用于帮助卫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与此同时,气候变化预计将在2050年造成多达1560万人死亡,其原因包括极端高温、传染病传播和基础设施崩溃等。
这份题为《适应与卫生融资的关联》的报告,将多边气候基金的投资与各国适应计划中概述的需求进行对比,发现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各国正努力应对日益恶化的健康威胁,却严重缺乏资源。
虽然87%的国家适应计划(NAP)都包含了健康优先事项,但多边气候基金仅覆盖了这些计划中确定的25.4亿美元健康适应总需求的不到0.1%。
此外,即使是本就捉襟见肘的卫生资金,其地域分配也极不均衡。约三分之二的资金流向了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四分之一流向了撒哈拉以南非洲,而南亚地区却没有获得任何用于国家层面卫生适应项目的资金。预计该地区将面临未来气候变化相关健康影响总量的18%,这一惊人的差距对那些本就处于气候影响前线的脆弱社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只有4%的资金能够到达这些脆弱或受冲突影响的地区。
资金危机给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脆弱国家蒙上了一层阴影。印度正努力应对极端热浪、季风异常以及由此给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压力——从虫媒传染病到中暑——而印度现有的努力,例如国家适应基金和各邦的行动计划,不足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
新德里在推动具有气候协同效益的大规模福利项目(例如清洁烹饪燃料)方面取得的成功,为行动提供了蓝图。然而,如果全球金融体系不进行重大调整,转向不增加债务、以赠款为基础的适应性项目,印度将继续承担过重的财政负担。
在COP30大会上,印度作为全球南方的主要发声者,将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推动建立具体的金融机制——例如全球韧性基金——以确保每年所需的数十亿卢比资金,用于保护其庞大的人口,使适应气候变化成为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环境成本的问题。
鉴于COP30会议重点关注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且预计将启动《贝伦卫生行动计划》,这份报告的发布时机十分紧迫。国际社会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弥合言辞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该报告明确呼吁采取行动:改善获得国际赠款融资的渠道,以避免加重债务负担;将资金直接用于各国确定的优先事项;加强气候和卫生界之间的跨部门合作。
触目惊心的财务数据证实了医学专家的警告:气候危机是一场直接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如果不立即对具有韧性的卫生系统进行变革性投资,到2050年,高达1560万人的死亡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这将是一场灾难性的后果,而世界目前却选择以不作为来承担后果。
本文“COP30”来源:http://www.wenzhou.co/qihoubianhua/7257.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